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滩头三绝之一——香粉纸

    信息发布者:品夜20170930
    2017-10-03 17:34:34    来源:作者:曾国军   转载

     

    一、概况

    香粉纸是滩头的传统产品,利用本地特有的白泥浆(天应石),在优质玉板纸上精工细作,加工、加色、加香而成。滩头香粉纸历史悠久,生产工艺复杂,具有去腻除臭、息汗干爽、洁肤健体、焕发面颜,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神奇功效。是妇女美容的理想佳品,畅销国内外,获利较多。

    二、解放前的生产情况

    1890年,上海资本家习兰庆在滩头开设“庆记纸庄”经营土纸和各类色纸,并组织纸农大量生产香粉纸,产品从此畅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。香粉纸为滩头赢得了“莫说滩头口岸小,36个码头钱米流”的美称。由于纸业的大力发展,隆回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。上海习老板的到来,对促进滩头的经济起了重大作用。

    1926年,滩头以香粉纸、色纸、年画为主的民族工业,已有相当基础,当时滩头纸业中最大的是“大成庄”的作坊(现滩头镇胜利街6号),老板李普生父子(长沙人)雇用70多名工人,专制香粉纸。其次是“大生昌”作坊(现滩头镇李家排南长安街81号),老板彭月秋,也雇用70多名工人。再次是“锦星庄”作坊(现滩头镇胜利街25号),老板栗免记,长沙人,雇用50多名工人,以染色纸为主。此外,还有许多小作坊,如曾荣生、曾仁山、曾仁斋(邵东籍)、申崇生等。因此,滩头镇成了全县手工业工人集中的产业基地,纸业作坊达80多家,纸业工人达700多人。

    1940年代末,香粉纸生产技术一度失传。50年代中期,找回失传技术,香粉纸又重新生产。1978年前,由资江造纸厂滩头香粉纸车间独家生产,年产量100-400大箱。其时,滩头生产的香粉纸只是半成品,运往上海外贸公司进行加香包装,远销日本和欧美。

    三、解放后的生产情况

    1984年,随着土纸生产的高潮到来,滩头镇居民组建香粉纸作坊32家,年产量上升到1600大箱。他们打破常规,大胆试验,自己加香包装,加工成真正意义上的香粉纸。产品主要销往上海、西安、北京、武汉等大城市。1986年,集体和个体香粉纸厂增加到60家,以致市场饱和,产品积压。1987年,一些厂家为争夺市场,争相降价或赊销,使多数个体户无法承受,自动停办或转产。

    在多数厂家生产效益滑坡的情况下,个体企业户曾雅安百惠香粉纸厂上马生产。该企业更新产品,保证质量,讲信誉,开拓了市场。1988年,生产香粉纸1700大箱,创值33万元,获利5万元。同年,滩头镇创办花芯香粉纸厂,生产香粉纸1200箱,畅销不衰。

    在这一大波香粉纸生产热潮中,隆回香粉纸厂销售业绩尤为突出。隆回香粉纸厂系县属集体企业,位于滩头镇,创建于19564月,开始以生产色纸为主,1957年开始批量生产香纸原纸,年产100-200大箱,19586月转为地方国营隆回香粉纸厂,同年11月又下放为滩头公社管理,改名为滩头公社香粉纸厂。由于片面追求数量,粗制滥造,产品质量低劣,客户拒绝收购,造成积压,1961年被迫停办。1966年恢复小批量生产,1976年后香粉纸生产有新的发展,1987年全厂有职工130人,固定资产原值184万元,年产香粉纸1048箱,小本香粉纸19.65万打,总产值157万元,实现利税19.2万元。主要产品除出口香粉原纸、茶花牌、雅春牌香粉纸、茶花牌多功能药物香粉纸外,还有各种色纸、木版年画等。香粉纸以优质土纸和天然白浆泥为主要材料,经过精选、消毒、托胶、上粉、加香等几十道工序精制而成,具有除油、去腻、息汗去臭、洁肤健体、焕发面颜,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神奇功效,是妇女美容的理想佳品。

    进入20世纪90年代,各种高、中、低档化妆品和面巾纸问世,香粉纸开始退出市场。1995年后,个体户相继停止生产,资江纸厂滩头香粉纸车间也被迫转产。

    二十一世纪初,香粉纸生产停止,企业改制,工人能退休的退休,年轻的下岗。2004年,在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,香粉纸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使之不失传,由李华传承作业(作坊立在东风街麻冲出口),由尹端云带班,共有工人14人不等(包括打泥浆、裁纸、脱膏、刷纸、打包),年出产600箱(每箱100小包),然后运至香港加配香料),产值160万元。工人们工作责任强,技术过硬,制作精巧,生意兴隆,倍受顾客青睐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1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